5分钟立等可取,教你用“思维脚手架”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考研
原创2017-01-21__易仁永澄©永澄老师
2017年的研究生考试时间过去了,很多人终于可以从那些纠结中摆脱:
• 你看我这个条件吧,到底要不要考研呢?
• 看看同学们的选择,到底要不要考研呢?
• 我不太擅长做研究,到底要不要考研呢?
• 学习会不会很辛苦,到底要不要考研呢?
• ……
然而,新的纠结又开始了,“年关”马上到了,18届的同学们也面临着“先订个小目标”的压力。考研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和坚定信念的过程,晚一天从“纠结症”中走出来,就晚一天进入高效的复习状态。
来试用一下我应好友@考研学长拖鞋哥 之邀,从目标管理中的“思维脚手架”法中根据考研的同学们的需要简化出来的“快速决策模型”吧,把纠结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留下更多精力来复习或者找工作吧!
要知道,你做的根本就不是选择题
很多同学认为要不要考研是一个选择题,选项大约是:
A:考研
B:不考研
稍微认真一点的同学,还会把选项B细分为:找工作、出国、间隔年、结婚……
可是,错就错在你把它当成了选择题!
“决定是否考研”,重要的不是决定本身,而是通过决定的过程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摆脱纠结症的困扰,让自己拥有前行的勇气。反复决定,反复纠结,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并不是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因为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考研或者不考研”这样一个孤立的决定本身,而是一系列可以支持我们最终决定的判断。其实考研是一个思考题,只有充分考虑大部分因素,拥有多重“支撑点”的决定才可以稳定存在于我们的“心智结构”,杀死纠结症。
思考题的关键是:你要知道如何思考。
比如,从天津去北京,你能抽象出这样的概念:从X点到Y点,采用什么性价比高的方式实现呢?
这个问题,就能找到一个思考的脚手架:性价比,所以问题很容易想清楚,无论你拥有多少种方式,最终的答案就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那个方式。
那么,是否要考研究生这个问题,是否有思考的脚手架来帮忙呢?
考研决策的思考脚手架
是否要考研究生,这是一个选择问题,有一个领域对选择问题研究得非常透彻,那就是:企业战略制定。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要考虑自身的优(Strengths)劣(Weaknesses)势、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 Threats),通过对SWOT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得出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是否要考研究生,也可以参考这种方式来进行分析:
上图中,圆形上方的两个要素:自身条件和学业状况,主要反映的是个体情况;圆形下方的两个要素:周边环境和社会需求,主要反映的是外部环境的综合情况。如果更加了解自己,同时更清楚地了解外部环境信息,这个思考题就好做多了。
为了更加精准地分析,我再给出每个要素的二级关键点:
1. 学业状况
• 本科学校
• 本科专业
• 学习能力
2. 自身条件
• 性格爱好
• 整体素养
• 个人理想
3. 周边环境
• 同学影响
• 家庭背景
• 现有机会
4. 社会需求
• 就业需求
• 研究生需求
• 制度改革
现在,一个基本的脚手架已经形成了!作为考研的同学们,纠结的压力已经不小、复习的压力又很大,没有时间来再单独学一个脚手架的用法了。所以,我将这个模型简化成一个评测题,五分钟的时间获得是否考研的答案!
五分钟立等取结果
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考研,大约就是三步走:澄清规则、项目打分、完美选项。
1. 澄清规则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对每个选项是否支撑考研决策来打分,打分范围为-3分到3分的任何整数值。比如:
家庭背景是否支撑我考研?
• 我感觉还可以吧,家里人总的来说还是同意考研的,那本项打分为1分。
• 家里人其实更倾向于我考研,但是会尊重我的决定,那本项打2分。
• 家里人全力支持、甚至有有点强迫我考研了,那本项打3分。
• 家里人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意见,那本项打0分。
• 家里人其实内心是不希望我考研的,但是,起码不明确反对,本项打-1分。
• 家里人明确反对我考研,但是起码尊重我的决定,本项打-2分。
• 家里人明确反对我考研,甚至到了语气较为激烈的程度,本项打-3分。
整个分析过程不需要非常精准,比如说必须弄清楚所谓的制度改革是什么,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那就打0分吧。如果你非要让自己弄得清清楚楚,我估计你早就不纠结啦~
准备好了么,现在开始吧?
2. 项目打分
现在,请对上面的12个项目分别思考,判断这个选项对于自己的考研决策是支撑还是阻碍。 如果某一个项目特别支撑考研的决策,那就打3分,如果特别阻碍考研的决策,那就打-3分。
开始打分吧!完成后,把12项的得分加总即可。来看看你的得分情况:
• 如果总得分大于等于12分,那你比较适合选择考研;
• 如果总分在0~12分之间,那你要谨慎选择考研;
• 如果总分再-12~0分之间,建议不要考研,难度很大;
• 如果总分小于-12分,强烈建议不要考研究生。
3. 完美选项
好了,如果你已经决定要考研究生了,尤其处于-12~12分之间的同学,更要关注这个部分。如果你的分数在12分以下,必然说明某个项目你的得分为负分。
负分的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是个短板,在复习考研和考研的后续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带来未知的问题,诱发各种幺蛾子。幺蛾子虽然种类多,但是结果都一样:很努力地去准备了,但是没有考上。
所以,如果某一个选项得分小于0分,你必须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 为什么,这个选项我的分数是负分?
• 主要差距在哪里?
• 我需要做好哪些事情、哪些准备才能将分数提升?
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一个风险保障的清单了,可以为你的考研保驾护航了!
选择,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无论你的经历有多么丰富、年岁有多么大,当遇到选择的时候,都会被选择困住。其实,困住自己的并不是选择,而是不敢试错的恐惧感,它生怕自己选择错了,付出代价。
可是,你可能并不知道,人生,哪里有必然对的事情呢,因为对错只是我们主观的评价而已。如果你真的可以认为:人生的一切经历都是财富,那就更没有对错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不能通过试错了解到究竟什么是错的,怎么找到什么是对的呢
所以,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关键是要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途径,而不是最正确的途径。而面对选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有限的精力投向到无限的自我折磨中去,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我们得有点勇气,站出来做出选择。
只有迈开脚步,你才可能最终获得正确。最后,祝你在考研的路上不纠结、人生的路上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