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一个最不想当老师的人却教书育人一辈子

原创2017-03-07__易仁永澄©️永澄老师

高中时,我跟自己说,有两个行业我是坚定不做的,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年轻人,就是不要把话说得太早,要不一直被打脸……

2006年1月5日,我清楚地记住那天,我正在宿舍研究XML语言,想想就在北京找个工作随便做做吧。然后接了班上同学的电话,让我到系主任那去一趟。作为一个老实青年,被系主任召唤,那真是屁颠屁颠地就去了,打开门一看,我们班两位三台奖获得者都在!

三台奖是啥?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共同为广播学院的顶尖优秀的学生颁发的奖学金,有这个奖学金,那在中国的媒体圈子里是通行证啊,随便去任何一个地方找工作那都是免试的啊!

我虽然学习也不错,但是跟三台奖还是不可比啊。把我们三个放在一起,大怪背后必有妖,要杀要剐来吧~

后来发现,原来我们的独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要招募老师,必须要学习顶级的学生才能去,这就是那两个同学被选中的原因。而我,是因为做过两个国家级项目,拥有一定技术,破格录取的。

好在我有写博客的习惯,找到了当时的博文:

2006年2月13日,妈妈、舅舅、姥姥开车送我去了南广学院。那天下雨,学校在江宁区大学城的最后一站,并且绕着方山转了整整一圈,这也导致我在南广的四年时间,永远都会把方向弄混,彻底改不过来了。

11年前的南广学院不像今天设置齐全,我去的时候,整个学校只有6栋楼,教学楼的主体是不能用的,学校只有1500个学生。2010年我离开的时候,南广学院拥有教师公寓4栋、学生宿舍24栋、学生12000多人,我们校长提的:大树、大楼、大师、大气的口号也已经见到雏形。

学校发展这么快,我觉得跟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傲娇.gif!我统计过我的相关数据:

• 执教8个完整学期、3个小学期;

• 总课时量4764课时,平均周课时量28课时(通常助教课时量为12课时);

• 教过学生人数2417人,其中女生1897人,占比78.5%;

• 教授12门完全不同的课程,目标管理公选课成为全校优质课;

• 学生评教我是全校名师第8名,总分9.51分;

• 建设学校电视台、学校宽带网络、学校网站、学校流媒体直播服务;

• 援建江苏省广电集团3个1200平米演播室系统集成;

• 担任学院团委书记,4年组织学生活动375次;

• 建设有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品牌Hidden,工作室平均月入8w元;

• 做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其中08数媒在大一结束时拿到了江苏省优秀班集体称号;

• 完成了376个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审查;

• 构建了一个学科——数字媒体技术;

• 是我们学院的篮球队教练,指导我们球队拿到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

• 吃遍了学校周围所有可以吃饭的地方,方圆50公里内……

要知道,一般的老师连第二条都做不到!他们多上两节课就会辞职的,而我,加倍了还要多。所以,山东人都实诚,真是没说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之所以每天这么拼,都是那时候养成的恶习。四年的时间,我都是早晨两点半睡觉,然后七点起床去上课的,尼玛,太佩服那个时候的我了!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或多或少地决定着他一生的走向。

在南广的四年时间,留下了青春奋斗那最初始的样子,如果让我给职场新人说点什么,除了昨天的文章把我的整体框架呈现之外,我觉得还是有点经验可以聊的,主要要说2点:

首先,任何地方都可以产生财富,但这取决于你怎么看。南广学院的初始条件很差,很多人都跑掉了,尤其是一些本地人,他们的口头语是:“XXX,这个事情我不喜欢,不想做。”作为北方汉子,我听到因为“不喜欢”就不去做工作,我是很难接受的,更关键的是,他们不做的事情,都要我来做!

可是,我坚信越是困难和障碍的地方,才越容易异军突起啊!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很容易把事情做成,那怎么体现出我的与众不同?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轻松搞定,那要不要我又有什么区别?我一度会去寻找“危机”,越是别人不做的事情,我越是攻上去。现在掉的坑,都是未来的护城河,把视野范围拉长,护城河多几条明显是好事!

第二,你能拿来交换的有什么,好像只有时间和精力。这个时代因为移动互联网而变得扁平化了,很多人会因为看到别人是某个样子,就认为自己也可以是那个样子。比如说,我经常就会成为一些伙伴的对标物,他们也希望能够像我一样,辞职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去实现9分钟赚100万。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除了时间和精力,你什么都没有。

我经常说我是男屌丝,说我运气好才有了今天。可是,要知道我已经35岁了,在21、22岁的小伙伴眼里,我已经是大叔了,虽然我不想承认;要知道我在课程讲授上已经有超过6000小时的积累了;要知道我主持发起过的活动比你听说过的活动都要多……你有什么?回到我的22岁,我发现我只有时间、精力,能够触发它的只有热情,并且全力以赴地投入,甚至几年中都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换做是你的话,你确定你的水平一定远超过我么?

我想,如果一个职场的新人真的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中都将其当成财富,并且投诸全力去积累,那么成功的概率一定会高很多

方法一直很简单,只不过能做的不多。可能很多人并不喜欢我这种拉高能量的方式,可能,他们觉得不适应。那我推荐我的一个朋友,他叫小川叔。

我在给他讲我的故事时,他也谈到了自己的故事:

“北漂十二年里,我换过很多工作,甚至还一度跨领域跨行业了三次。

从服装设计到动漫,从杂志到影视传媒,从广告行业到房地产,每次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的时候,我内心都有很多的不确定,脑海里都有各种各样疯长出来的想法,无法抑制。那时候我多想找个人聊聊,哪怕对方只是告诉我,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我都会觉得心安一些。

可是,依旧没遇到过这样的人。

后来,我拼了命的挤时间去和那些在职场里遭遇挫折、迷茫、困惑的人聊聊,就是因为当年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没人在我身边陪着我。”

嗯,小川叔一直是以温暖著称,他的百万级的图书也在持续地热卖。通过小川叔的声音和文字,你会发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困扰、迷茫、痛苦、抑郁、压力、失望,他真的都明白。认识川叔之后,总是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当年我认识了小川叔,我的今天会怎么样?

甚至,到了今天我也期待有个人,来听我吐吐槽、陪我聊聊天,告诉我,努力才配有未来,安心,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我都走过。

(扫码直接访问地址倾听)

小川叔也提供了一个音频包,9.9元获得他的人生经验,他会用他温暖的声音给你讲述职场的第一次:

• 第一次简历应该怎么写,

• 第一次面试要怎么准备,

• 第一天上班和同事怎么相处,

• 第一次团建怎么表现,

• 第一次跟老板同路要说什么,

• 第一次犯错如何补救,

• 第一次遇到伸手党如何拒绝,

• 第一次……

小川叔说,他想做一个打着火把的人,照亮自己,温暖他人。这句话,特别动人。推荐你也去听一听,让川叔的声音陪你度过每一个职场第一次。

走了一大圈,还是成为一个老师,并且,从大学教师慢慢成为社会教师,并拥有了个人品牌和一定的影响力。仿佛一切都是偶然,又是必然,曾经最不想成为老师的我,竟然成了今天的决心投身于教育的那个人,真是世事难料啊。

有的时候不想谈什么使命,感觉我就是为了职场青年持续高效能成长而生的,但是,当使命落在自己头上的时候,我也是义无反顾了!

请留言区反复出现二十多次的**雪宝**主动加一下我的微信,后宫团有请。另外,你可以拿着本文的截图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我都会全力以赴为你回答的。

Copyright © wenshushu.me 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Gitbook该文件修订时间: 2017-03-26 05:28:33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