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如何让例行公事产生最大价值?

原创2017-01-10__易仁永澄©永澄老师

2012年,我深深地迷恋上做时间开销记录这件事,并且一直做到今天,已经做了1836天的时间开销记录了。

当年,就有伙伴问我:“老师,我是做办公室行政工作的,我的时间都被切成碎片了,没有办法记录。并且,我觉得记下来也没有价值,毕竟我每天都在处理例行公事。”

前天,有伙伴在微博上回复我:“老师,你就是时间比我多一些,所以才变得厉害的吧?要是你像我这样每天都是例行公事,估计你也要崩溃的。”

有人这样说,我一点都不意外,把责任推卸给“我的时间多一些”,并且还把他人的思考水平和自己类比,这种寻找安全感的方式在这个焦虑的年代中确实很有市场的。不过,既然他不是我的学员,我也没有必要非去解释什么,他说就说了吧,我也不在意。

还是当天,在我的年目标达成用户群中答疑时,有个学员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既然每个月里用在价值上的时间也就不到300小时,那么我的例行公事要不要占用价值时间呢?”

既然每年都有人问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学员也有疑惑,那就必须要说清楚了!否则,这会影响大家的目标达成。

通常有人有这样的论调:突破性的工作才有意义,那些一成不变的例行公事,做做就行了。甚至有人觉得如果只是做例行公事,人生好像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说下面的两件事:

• 完成一个全新市场活动的策划项目

• 每天统计用户打卡情况,整理群聊精华

很多人都不喜欢后面的那条任务,因为感觉这个事情没有什么意思。但是,例行任务对个体而言到底有没有价值呢?这就要看你戴着什么眼镜了!

其实,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例行公事”这一说,那只是懒于思考者的托词罢了。原本例行公事是指代词,它只是代表那些总是定期出现的任务,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成了标准要求,并且是低标准——只要做到例行的状态就好了

同样是电话销售,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例行公事,而对于有的人却是快速迭代的学习循环;同样是课程运营,有的人觉得每天要给学员发通知这种例行公事很无聊,而有的人会刻意训练这个环节的每个细部。

所以,在例行公事到来之际,你必须想清楚三个问题

• 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例行公事?

• 我到底要在例行公事上获得什么提升?

• 我究竟如何才能把例行公事做得更出彩,促进组织改变。

通常来说,任何一个人要做的任务都可以分为两类:项目类**和运营类**。有目标、有截止日期的、有具体成果要求的任务一般称为项目类任务;而还有一些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只要顺序完成即可,将其称为运营类任务,也就是他们嘴里的例行公事。

如果,你的标准是把事情做了,那例行公事就是一种日常的运营,并不见得有什么与众不同;如果,你的标准是每次都比上一次运营得更精准一些,那么例行公事就成了供给刻意训练的鲜活案例,就成为一次次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可能。

人和人的差别,关键体现在面对事情上的态度、标准和要求。给你看看哪些打动我的例子:

• 一个政府的行政人员:面对收发通知这种例行工作,她统计全年完成多少收发任务、思考信息中转如何才能更加高效?刚刚的年底,她自己说全年共完成通知收发1744次,流转时间占比减少了30%以上。

• 一个老师:每天收到学员的作业要点评,他会认真观察问题找分布的三个关键点,并围绕着问题形成重点解决方案,指导学员做得更好。

• 一个运营:老板要求群内的聊天记录都要好好整理,他思考如何将任务更好地外包,于是开始联系组织线上人员,最后形成了一个30人的群聊精华运营团队。

你看,面对例行公事的态度、角度、标准其实决定了同一件事究竟是项目还是运营,是机会还是例行公事。

所以,对你来说,还有没有例行公事了呢?如果你还不清楚如何让例行公事发挥更大价值,那我给你说3个思路:

重复的事情流程化。把所有反复出现的任务流程化,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都用流程呈现出来,比如下图(考虑学员如何报名):

细小的提升日常化。面对同样的例行公事,向自己问一个问题:“如果今天我可以优化一点点,我要改进哪个部分或是环节呢?”不见得非要狂奔式、突破式成长,让每一天都有1%的提升,那结果也会惊人的。

隐形的经验显性化。完成例行公事后,向自己询问一个问题:“我比之前每一次做得更好的地方在哪里?”把自己并不觉察的经验,有意识地挖掘出来,就像我写这篇文章一样,把显性的经验形成作品,帮助更多的人。

试试看,这三个思路完成后,你也会拥有巨大的价值。

你知道的,我的主业是目标管理。很多人问我例行公事是否要放入计划中?现在基本上有答案了吧:

• 你觉得例行公事有没有价值?

• 例行公事来临前你要问自己哪三个问题?

• 如何转变对例行公事的态度、角度和标准?

• 三种价值提升的思路,你选择哪个?

这些事情想明白了,难道你还会发愁例行公事么?

今天我们互动的主题是:说说自己曾经认为的例行公事,在全新视角下,你是否可以看到其中更大的价值可能呢?我来做个示范:

之前,我每天都要给领导打扫卫生,我觉得很无聊的事情,领导难道自己不能收拾么,非要安排我去做。后来,我去思考如何做可以让领导更满意卫生环境,最终整理出15条收拾卫生的心得,并在发改委中进行交流分享。最后被领导评价为是一个非常用心的青年干部。

昨天,我闭关的第一天,竟然还有42名伙伴在我的技术帖下方留言,质量极高,比如说Ray光墓大神、潘公子、黑白空间、Cinderella、学良、米兔兔、白饭等等。我要给这些持续高质量留言的伙伴准备个福利,先透露个风声:每年过年我都会领读一本书,在我公众号中和我互动的伙伴,都可以加入活动,具体的细节,我出关后会在易仁永澄的公众号(微信号:runwithcc)上通知大家的。

对了,互动奖要送给一位全新的朋友:糖小炜。一定去看看他的留言,你会感受到能量。糖小炜可以拿着本文的截图,向我提出问题,我会尽我所能为你解答的。

Copyright © wenshushu.me 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Gitbook该文件修订时间: 2017-03-26 05:28:33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