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如果我是职场新人,我就只做这三件事!

原创2017-03-06__易仁永澄©️永澄老师

又到三月份,又是找工作的日子,又要谈这个话题:职场新人如何快速成长

最近,在行上约我的伙伴连续有4个人提出这个问题,恰好我也比较关注新人的成长,今天就把我的套路做一下简单梳理,为未来指导和助力他人做好准备。

我的方法和很多人不一样,看了网上关于职场新人混职场的帖子,套路基本都是罗列式的,比如说《职场小白必须做的20个关键点》。我是很不喜欢这种没有系统感的东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用一个套路,比如说做产品和做运营的、做研发和做客服的、做销售和做市场的,都有其独特性的路径,都用这20个点,就好像是在撞大运。

作为一个系统控,我还是期待能够将一些通用套路、底层规律进行整合,帮助职场新人在短期内(1-3年)内实现第一次的跃升。我的整体思路有三点:

价值导向。站在全新世界观的角度,没有稳定的价值导向,成长一定会变形;

积累导向。在职场初期用最高级的方法积累自己的势能。

优势导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资源,谨慎劣势影响。

思考靠模型,轻松又高效!关于价值,必须使用GROW模型来思考。

这个Goal还是比较难定的,职场新人一定要关注自己在职场的价值究竟是是什么。我认为价值大约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澄清、积累、变现,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重点

刚刚进入职场的小白,很多学生的习性还没有转过来,我建议必须首先澄清你和职场的价值所在。通常要明确以下五点:

业务:你所负责的工作具体是什么,在上下游中属于什么业务模块?

人际:你所在的组织,谁是表面掌权者,谁是潜在影响者,谁是老油条、谁是真心控、谁是追求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一定要弄清人脉结构,不了解整体结构前,一定不要随意打乱原有平衡态。

规则:这是组织对个体的要求,有显现的、有隐形的,隐形的规则更是需要提前了解。

能力:如果自己要满足岗位需求、组织需求、重新稳定态的需求,自己需要什么能力结构。

需求:自己对于工作的需求究竟是什么,要产奶,就必须要吃草。只不过,新人的需求我建议更多放在成长上。

这些都不清楚之前,我建议尽可能少说多干使劲儿看,千万别随意地跳到台前,后发是有优势的,不要担心错过机会,尤其在价值澄清阶段。我再强调一次,不要着急,一定不要着急,有导师指导的话,一个月就能完成这个阶段,即便只是自己做,最多在3个月内也完成了。关键点不可马虎,否则未来都是坑。

完成价值澄清阶段,你就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了,从A点到B点之间,那最好是要弄清楚战略,力争在3年内超越比你大5-7岁的那批老前辈,争取比他们更快地实现一次跃迁。

3年超越他人的7年,很多人觉得这是痴心妄想,但这里必然有套路可以遵循,有几个核心要点一定要把握住:

战略:你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绝大多数人都是靠盲目试错来成长的,那只能带来降速。只要拥有战略,就会比绝大多数人的积累效能提高数倍。战略的制定来自于你是谁、你的过往有什么以及你的价值判断,所以,我通常建议花个千八百块去在行找老师给你梳理发展战略,职场新人自己很难理清楚。

能力:我更强调的是技能的积累。不仅仅是那些可以立刻产生结果的方法要形成稳定的套路,更重要的是内隐知识和经验,在过程中不断萃取形成出来,有助于自己的效率提升。

• 成果包:所有的积累都要以可复用的包形态存在。这要在一开始就要规划,概念、流程、经验、人脉……多种库要在一开始就要形成,这是产生势能的极佳套路。

学习:直接使用心理表征学习法,争取在一年内打通框架式学习法、联想式学习法,并使用临界知识来自动构建自己的世界。

四个点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总结起来就是:在战略的指导下,思考如何不断输入、持续实践、有针对性地输出来积累势能,并提升价值积累效率

每个人都在努力,如何超越他人呢,最重要的就在于对底层规律、临界知识、框架模型的的把握、使用和分析;其次,只做有复利的事情(比如复规划、复盘、反思等),宁可放弃短期1-3年的跃升可能;最后,找个导师吧,他可以给你梳理战略、分析能力结构、指导学习实践并将产出形成一个成果包。有没有导师,在这个部分大约可以差出3-10年不等。

根据RSQC模型,你要找到导师,必须要付出成本代价。很多人因为不想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就会陷入到低水平勤奋中。目前来看,如果一个导师每周联系你一次,你大约要付出成本7500-15000左右;而如果他能够拥有上面的方法,并能够有效指导,那费用大约在800-1500元/次,一年的费用大约在4万到8万左右。而职场新人通常拿不出那么多钱,那就想办法减少咨询次数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去交换,比如说成为导师的插件(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关于价值积累期,要判断的远不止这些,还要看自己和职场关系的互动、自己的付出和职场的收益是否平衡对等,并且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获得势能的积累和释放的可能,这才是未来可能共振跃迁的关键。更多内容,我在未来写文章说清楚。

职场青年通常不懂如何面对无即时回报的孤独感,所以,在积累的过程中经常会放弃。为了避免这个情况,那尽可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天赋。优势和天赋的发挥,通常需要更了解自己的特点,这样,才可能做到更好。

了解自己,从来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要做好优势发现、能力挖掘、资源梳理、行为倾向、性格分析等等若干要点。因为它的重要,所以,即便困难也要去做。不断分析之后会形成一个个列表,了解自己的所有资源,比如说美、热情、大方、阳光、拥有业务资源、理解力、知识、人脉……然后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不同的场景下获得积累的加速度。

职场新人(1-3年)的积累更多是为了获得执行力,职场熟手(3-7年)的积累是为了掌控好整个项目,职场老鸟的积累是为了引领组织发展,越是弄清楚阶段性,就越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还是菜鸟的时候,就要尝试着使用自己过往的一切积累来支持自身执行力的体现,同时,还要暗度陈仓,为自己准备好下个阶段的突出竞争优势。

财商理论中提到过:人脉是终极财富。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不如拥有一些人脉资源,对于职场新人而言,我建议要有这样的几种人脉:

• 操盘手。他明白你发展路上的一切坑,帮助你提前谋篇布局,节省你的发展时间。

• 导师。他拥有某一个领域内的高级心理表征,可以指导你在具体实践中少走弯路。

• 同侪。几个共同进步努力的伙伴,用成长的能量给彼此以压力,实现整体的提升。

团队。不要因为自己是新人就不考虑团队问题,你可以拥有自己的团队,帮助做好成长准备。

树洞。新人的挫败、焦虑、认知更新的相关情绪很多,给自己找个树洞,最好树洞还能治疗你。

关于优势,我要再强调一下,很多人拥有非常好的优势,你不要有偏见、限定性信念,要尽可能把一切积累都产生价值。

我的前提假设是:内功比技法更重要,拥有了潇湘子70年的功力,一个不会拳法的虚竹和尚就可以用一套太祖长拳打得所有人无法还手,我喜欢这种状态。

因此,我虽然认为积极主动、空杯心态、踏实勤奋、亲和感恩、职业精神……等等都很重要,可是我根本就没有提这些。因为我提到的是更加重要的内容:如何站在全新世界观的角度下看待职场发展。本文提到的价值导向,那是关于Why的反复求证、积累和展示优势是一些高频的方法,也就是How,至于我没有提及的点,都是一些What,那就千变万化了,我也就不关心了。

基于黄金思维圈Why-How-What的方法基本都呈现了,但是本文依然比较概括,可能会导致很多读者无法简单地理解。但是,“不理解”并不能成为阻挡你的理由,越是不理解越是要冲上前。希望你能够反复地理解本文,摸索并尝试其中的方法,反复应用在你的职场冒险中吧。

本文中提到的若干方法,你都可以在微信后台输入关键词,获得相关的介绍,比如:GROW、RSQC、PORT、小系统、思路、StepAs……

当然,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来让我成为你的职场导师、操盘手,树洞我就不当了。如果机缘巧合,我就希望能和你一起成长;如果不巧,那也别强求,你可以通过在行约我,我会安排时间接受约见的(我去年11月份的还没有见完呢)。

上个周在北京被更新的认知,终于慢慢成为自己的了,公司的战略也基于全新的思维方式规划和制定了。接下来,就是考虑团队和后宫伙伴的成长了。本周内,必有大举动出现,不要错过啦!

最近,一个叫做莫凡的伙伴高频出现,不断在跟我互动、打赏,所以,我要赠送一个小礼包给你,你可以用本文的截图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会全力以赴为您解答。并且,请加我个人微信,我要把你拖入到后宫团去!

最后,孤鹿(社群管理平台)家的BOSS贝金雨贝爷,昨天晚上喜得小公子,顺产,六斤多~从有了Doubling之后,但凡听到这样的消息都特别开心,更何况是在关键时刻提点我的贝爷呢!恭喜贝爷全家!

Copyright © wenshushu.me 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Gitbook该文件修订时间: 2017-03-26 05:28:33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